粤港两地车牌办理专业服务商

主营:中港车牌办理 粤港车牌办理 港珠澳大桥车牌办理 粤港车牌年审等

客服热线:
189-9893-9374
新闻资讯inbanner

香港北部都会区20年建成太久?立法会议员:建议改革规划审批程序,争取10年见雏形

来源: 日期:2021.10.26 浏览量:915

本月,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布2021《施政报告》。报告提及,将香港的元朗区、北区等包括在内建设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,形成一个经济、生态、交通等因素联通的城市空间。都会区规划增加科创用地的同时,还将迁入政府设施和写字楼,预计建成后将提供65万个就业岗位和35万个住宅单位,容纳250万人居住。

长期以来,香港发展呈现南强北弱的格局,产业、就业集中在南部,而北部大片区域处于待开发状态。新政提出大力推进香港北部建设,增加科创用地的同时将部分写字楼和政策机构迁移至此,被广泛认为是解决香港长久以来住房、就业问题的框架性方案。但该规划时间跨度长达20年,如何提高建设效率、保证政策持续性成为外界关注重点。

香港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刘国勋,同时也是香港北区区议员和民主建港协进联盟(简称民建联)成员。他一直致力于推动新界北成为新发展中心,这一点也曾作为建议写进民建联对特首的《施政报告期望》。

香港北部都会区20年建成太久?立法会议员:建议改革规划审批程序,争取10年见雏形

刘国勋

10月26日,刘国勋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专访时指出,《施政报告》的下一步重在执行,香港政府切忌“捉到鹿不懂脱角”。为保证政策执行效率,他建议设立专责小组,负责统筹沟通。另以“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”的方式完成产业布局和企业入驻流程,在土地征收环节,目前香港的城市规划条例、路政条例等应有所改革,还应全面审视目前的土地回收及转售制度。

香港面临严重职住不平衡情况

极目新闻:北部都会区所囊括的元朗区和北区目前在香港是什么状态?

刘国勋:香港新界北多年来被视为“边陲地区”欠缺发展,其中的历史原因是,在港英时期划定了禁区,人为地和内地分割出区间,不少新界村落一半在深圳、一半在香港。由于这些历史原因,也造成香港公务员团队的心理区隔,放任新界北部的发展多年来一直留白,令一河之隔的港深两地在边界地区形成鲜明对比。

香港特区政府近些年来,分阶段缩减禁区的陆地覆盖范围。禁区的范围已经由过去的大约2800公顷,分几个阶段缩减到大约400公顷,陆地上的禁区只覆盖一些边界的巡逻通路及其以北的土地、过境设施。但是,新界大片土地仍然是差不多原封不动,释放出来的禁区土地并没有进一步的发展。

极目新闻:这给香港发展造成了哪些限制?

刘国勋:香港当年新市镇设计以“自给自足、均衡发展”为目的,市镇内的工业村因工业发展式微搬往内地,香港经济转型第三产业,商业活动主要集中港岛及九龙,新界居民上班需要由北区往返市区,每日经历两次“人口大迁徙”。数据显示,香港人口与就业一直处于“职住不平衡”状况,例如港岛中西区人口24万,可提供33万个就业职位;湾仔区人口17万,可提供23万个职位;反观新界元朗拥64万人口,仅提供8万个就业职位;北区31万人口,仅提供4万个就业职位。结果导致不少年轻打工一族,为节省上下班时间和交通费用租住劏房。另一方面,由于个人经济问题与房屋供应不足,令低收入家庭被迫选择环境挤迫的劏房。因此解决劏房与笼屋问题,必须同时解决土地房屋供应和就业机会不足问题。

过去我作为香港立法会议员,都很积极推动新界北成为香港的新中心。我今年5月在立法会提出了“以口岸经济带动新界北发展”的议案,并获得通过;8月份发布了《新界北建设香港新中心倡议书》,提出加快规划,建设港深合作经济带,将新界北打造为以创科、教育为主的新中心。之后,我向特首提交了倡议书,当中的意见也获得特首接纳。最近新发布的《施政报告》也提出了建设“北部都会区”。

71%市民认同新区建设可解决住房问题

极目新闻:现有外界多认为,北部都会区建成后将容纳250万人居住,或将解决香港市民住房难问题。想向您了解,目前香港住房现状是什么样的?是否如传闻一般“拥挤”?

刘国勋:过去十多年来,政府视房屋为重中之重,然而2015年《长远房屋策略》正式推行,房屋问题未见改善,更渐趋恶化,间接加深社会矛盾,因此解决房屋问题迫在眉睫。香港社会经历2019年修例风波,落实国安法后社会气氛回复稳定,房屋及土地政策应适时改革,以回应市民的安居诉求。今年7月,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期盼解决令香港人揪心的住房问题,让市民告别劏房和笼屋。国庆前夕,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更落区探访笼屋住户,直言目睹挤迫的居住条件心情沉重,强调安居才能乐业,指出住房问题已成为香港最大的民生问题。

极目新闻:新城规划的住宅单位建设完毕大概需要多久?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缓解香港住房紧张?

刘国勋:本月初北部都会区政策出台,回应了本人一直提倡的在新界建设香港新中心。北部都会区覆盖整个新界北部,区内规划五条新铁路,及创造65万个就业职位。

北部都会区报告中提及“期待以未来二十年时间基本完成北部都会区的发展”。根据现时新发展区的发展时间数字,“古洞北/粉岭北新发展区”将于2031年完工,整个“洪水桥/厦村新发展区”计划则将于2037/2038年完成,完工日期与现时相距17年。这两个发展区,再加上施政报告提出的扩区工程,北部都会区建设完成需耗时20年。本人期望可通过改革城市规划或审批的法定程序,压缩发展时间,争取令北部都会区可在10年见到雏形,同时以15年成熟运作作为目标。特首在施政报告中谈及精简程序时,已要求发展局检视现行的城规、环境影响评估、收地和道路工程的相关内容法定程序,争取于明年内提出条例修订草案。本人期待有关工作能尽速展开和落实,早日加快北部都会区的发展进程。

本人近日联同民建联地区团队,就北部都会区进行问卷调查,结果显示约84%市民支持北部都会区发展,82%市民认同兴建多条铁路贯通新界东西可改善新界区内交通;71%市民认同北部都会区新增50多万个住宅单位可解决香港房屋问题;63%市民认为自己或家人将受惠于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新增的65万个职位。北部都会区勾划出香港的未来蓝图,绝大部分市民表示支持,认为可解决香港房屋问题。

极目新闻:香港北部建设对广州、深圳等周边地区又将产生什么影响?

刘国勋:除上述方面的关注点之外,坊间亦有不少声音关注,此次北部都会区的规划是否可真正令香港达至职住平衡的格局;同时,落实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须与深圳市政府紧密联系,共同推进相关项目,香港须与深圳形成更加完善的合作沟通机制,而这一机制如何建立尤为引人关注。区内的产业发展如何推动,在完善硬件条件外如何提升软件,这方面除本地给予政策优惠外,亦需要向中央积极争取落地更多支持政策。

建议设专职小组保持政策执行效率

极目新闻:针对北部都会区,港府将会有何管理新法?领导班子建设上将有和特殊之处?

刘国勋:政府过往有不少工程延误,政府应从内部检视阻碍基建的因素,全面精简程序,在法律上要有所改革,当中包括城市规划条例、填海条例、路政条例等。特首提出政府内部应该要有更明确的机制,政策局学习如何解决争议,所以施政报告中亦提出设立副司长职位,以统整工程。

但这仅仅是政策方面的统筹,本人认为应设立一个专责小组或新界北办事处,由规划署、土木工程拓展署、运输署、环境保护署人员组成,负责统筹沟通及高效执行,一条龙式完成规划、决策、执行,毋须带回部门讨论,如此一来,可大幅减各部门重复协调的时间。

在北部都会区的建设过程中,本人建议通过以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的方式,完善产业布局和企业入驻流程,吸引龙头企业进驻区内。本人既冀盼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拥有美好蓝图,更期望政府尽快落实具体细节,在执行部门及机制上作出优化,以精简程序的方式压缩发展时间,加快完成北部都会区的发展。说到底,改善政府效能、增加土地房屋供应,才能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展开新的里程。

极目新闻:目前在您看来,北部都会区建设计划实施有哪些难点?如何保持政策持续性?

刘国勋:我认为政府切忌“捉到鹿不懂脱角”(注:捉到鹿却不懂怎样把鹿角取下来,比喻在接近成功时不知道采取怎样的举措才能获得成果),未来应研究如何切实完成数项大型基建工程。调整思维、加快步伐是建设北部都会区的重中之重,例如在交通方面,缩短北部都会区铁路的规划时间,加快兴建现有铁路项目及压缩五条新铁路的时间表,可考虑引入竞争和邀请深圳方面协助兴建。与此同时,在产业方面宜采取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模式,在新发展区打破先盖厂房、后招租的旧模式,聚焦主打产业,并洽商龙头企业先批地、后兴建,一旦龙头企业落户,生产链的上下游企业自然衍生大量就业职位,推动新界北的就业状况。

在土地征收方面,我还建议调低香港祖堂地转售门槛(注:祖堂地泛指由宗族、家族等传统组织,而非个人拥有的新界乡村土地),包括讨论如何在释放土地和保障土地持有人利益之间取得平衡。我还主张香港检视整套土地回收和转售制度,大原则是令土地更易释放,也同时促进公私合营共同发展。最后,还可以提高北部地积比。地积比是指楼宇总建筑面积与地盘面积的比例。比例愈高,即可建楼宇面积愈高。举例1000平方英尺的地盘,地积比为10倍,即最多可建楼宇面积10000平方英尺。现时港岛区的楼宇地积比一般为8-10倍,而新界区地积比仅5-6倍,足见新界发展潜力之巨。



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

请升级您的浏览器: Internet Explorer11 或以下浏览器: Firefox  /  Chrome  /  360极速浏览器